法医鉴定程序通则以及规定是怎样的?

首页>>法律知识

    法医鉴定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在很多案件中司法鉴定是很常用并且非常具有技术性的一种鉴定方式,这样的鉴定的手段对于法律是一个非常大的帮助,法医鉴定程序通则以及规定也有相关的制定,今天就由为您简单讲解一下。
  
  法医学鉴定程序相关规定及申请 :
  
  第一部分 法医临床学鉴定程序?
  
  一、关于法医临床学鉴定的概念
  
  1、法医临床学是运用临床医学及法医学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并解决法律上有关活体医学问题的一门科学。
  
  2、法医临床学检验的对象是活体和文证。活体检验是为了确定被鉴定人的损伤情况、生理状态、病理状态及各器官功能状态而进行的人身检查。文证审查是鉴定人根据提供的临床资料等书证内容进行审查分析、研究的过程。
  
  3、法医临床学鉴定是通过活体检验和文证审查,运用法医学的理论和技术,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评定的过程。
  
  4、专科检查是指本中心开展的临床专科检查项目,包括眼科检查、耳科检查、精神病检查等,目的是确定相关损伤及功能情况,并出具检验报告。
  
  5、辅助检查是指鉴定人在法医临床学的鉴定过程中,就专科问题委托本中心相关专业人员对被检验人或物进行的检查。包括神经电生理检查、精神智能状态的评定、组织病理检验、DNA检验及文件检验等。?
  
  6、病历资料不全是指仅有诊断证明书或影像学报告,而无被鉴定人详细记录和影像学资料,不能全面反映被鉴定人伤情或病情的情况。?
  
  二、法医临床学鉴定的项目包括以下类别
  
  损伤认定(包括损伤判定、损伤性质、致伤机理或致伤物的推断); 损伤程度;伤残程度;
  
  因果关系鉴定,包括伤与病的关系、损伤的参与度等; 其他需要鉴定的情况; 非法行医。?
  
  三、鉴定原则
  
  1、应使用无创性检查方法,对于必须使用有创性检查方法的,应提前向被鉴定人说明。?
  
  2、在活体检验中,禁止使用一切足以造成危险、侮辱人格或有伤风化的行为。 对涉及功能的损伤程度鉴定,原则上应在损伤后的三个月以后进行。伤残程度鉴定原则上应在伤后 3-6个月以后进行评定。
  
  3、单纯以文证审查方式出具鉴定文书的,应具备下列条件:被鉴定人因客观原因确定不能接受检验的;符合损伤程度评定标准中以原始损伤鉴定的规定;经送检验单位确认的文证资料真实、可靠。
  
  四、委托与受理
  
  1、接受司法机关和当事人的鉴定委托。司法机关委托应出具《申请鉴定委托书》或介绍信,本人携带被鉴定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并将真实、完整、充分的材料来本中心进行审查。若是本人前来,则要求律师本人携带律师事务所的委托书陪同前来。本中心签发鉴定材料受领单。审查的时间为7个工作日。
  
  2、审查后若受理则签定合同书;若不受理则说明理由,返还有关材料。
  
  3、法医临床学鉴定的受理条件为:案情简单;伤情单一,病历资料齐全;所涉及鉴定目的损伤程度一般限于轻伤、轻微伤范畴,伤残评定多为交通事故等。
  
  五 、鉴定
  
  第二部分 法医鉴定申请
  
  一、办理程序
  
  1、被鉴定人受伤后应先到辖区派出所报案,办案单位初步调查后出具《法医鉴定委托书》;?
  
  2、被鉴定人持《法医鉴定委托书》及有关病历资料到法医鉴定中心鉴定;
  
  3、鉴定的按照“首诊负责制”的原则受理鉴定,认真询问受伤史、检验伤情并及时拍照,根据伤情需要让伤者到有关医院进行必要的检查及复查,某些医学资料应按照“会诊制度”请有关医学专家会诊;
  
  4、鉴定人制作规范化的鉴定书(包括鉴定正文、损伤照片),按照《鉴定书审核签发制度》由有关领导审核签发后交法医鉴定中心办公室,并通知被鉴定人或办案单位领取鉴定书; 5、补充鉴定和重新鉴定:当事人向办案单位提出申请,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到法医鉴定中心进行鉴定或重新鉴定.?
  
  二、办理时限
  
  1、轻微伤鉴定书于材料备齐后三个工作日内发出;
  
  2、轻伤鉴定书于材料备齐后五个工作日内发出,涉及功能性损伤如视力、听力减退、肢体活动障碍等,须于一个月后视功能恢复情况而定;
  
  3、重伤鉴定书于材料备齐后七个工作日内发出,涉及容貌毁损、肢体残废和听觉、视觉丧失等,须于损伤恢复达临床稳定(一般在损伤后3-4月)后视功能恢复情况而定;
  
  4、伤残程度鉴定须待病情稳定,临床治疗终结后进行,鉴定书于材料备齐后十个工作日内发出。
  
  三、受理条件
  
  1、本市范围内发生的所有故意伤害案件中当事人的损伤程度鉴定;
  
  2、公安机关内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军队保卫部门委托的涉及人身伤害的其它鉴定;?
  
  3、法医检验无明显外伤或因时间较长原损伤已消失者,法医鉴定不予受理。?
  
  第三部分 人身伤害法医鉴定程序
  
  1、法医鉴定主要受理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的委托的鉴定。县公安机关办理的案件,需要作人身伤害法医学鉴定的,须委托县公安机关的法医进行初次鉴定,不得越权鉴定。?
  
  2、委托鉴定由办案单位进行,不授理以个人名义委托的法医学鉴定。
  
  3、委托法医鉴定前,公安机关办案单位应当准备充分的鉴定材料,交由法医对鉴定材料进行审查。案件受伤当事人应配合办案单位提供病历资料、检查报告单、影像诊断资料(X片、CT等)等鉴定资料。
  
  4、法医应当对被鉴定人进行人身检查,可以要求补充鉴定材料,有确定鉴定时机的义务。委托单位和被鉴定人应当配合法医鉴定。
  
  5、对行动能力严重受限的被鉴定人,办案单位和法医可以到被鉴定人所处的地点进行人身检查。
  
  6、办案单位或案件当事人认为法医鉴定结论(或意见)理由不足、不全面、发现新的材料以及解答新问题,可以由办案单位委托原作出鉴定的法医进行补充鉴定。
  
  7、案件当事人认为法医鉴定结论(或意见)有异议,可以向办案单位申请委托上一级公安机关的法医进行重新鉴定。 8、办理期限
  
  自被鉴定人受伤后至案件审理判决、调解终结前。需要到医疗终结才能鉴定的则到医疗终结后鉴定,若不能医疗终结的不可鉴定。
  
  第四部分 法医鉴定申请书?
  
  市公安局xx分局:
  
  本人申请到 对被伤者 做相关法医学方面的司法鉴定,请出具法医学鉴定委托书。
  
  申请人:
  
  二00 年 月 日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整合的关于法医鉴定程序通则以及规定的知识,法医鉴定是非常重要的鉴定方式,在很多案件的是审理过程中,法医鉴定都是是必不可少的,在进行法医鉴定前,对法医鉴定程序通则以及规定是一定要了解的,

⊙声明:本页内容仅代表发帖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侵权或违法违规,请点此举报

⊙相关内容
·威海医疗纠纷律师服务相关事项是怎...
      威海医疗纠纷律师服务相关事项是怎样的?一、定义医疗纠纷是指基于医疗行为,在医方(医疗机构)与患方(患者或者患者近亲属)之间产生的因医疗过错、违约而导致的医疗损害赔偿及医疗合同违约等纠纷。二、造成原因医疗纠纷通常是由医疗过错和过失引起的。医疗过失是医务人员在诊断护......

·医疗纠纷诉状范文 医患关系一直...
      医疗纠纷诉状范文医患关系一直是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的矛盾,我国经常发生医疗纠纷,但处理医疗纠纷的方式有很多,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就是通过诉讼途径解决医疗纠纷,那么起诉需要一份起诉状,我们就为您推荐一篇医疗纠纷诉状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医疗纠纷诉状范文原告(受害......

·什么情况下需要作医疗鉴定
      什么情况下需要作医疗鉴定一、什么情况下需要作医疗鉴定医患纠纷中的鉴定,一般可分为医疗过错鉴定、医疗事故鉴定和损害程度鉴定等,是否需要进行鉴定、需要进行哪种性质的鉴定,一般要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具体案情来决定。就本案而言,医疗过错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如果需要鉴定,应......

·医疗过错伤残等级赔偿标准是什么?
      医疗过错伤残等级赔偿标准是什么?一、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是指对受害人因人身遭受损害致残而丧失全部或者部分劳动能力的财产赔偿。由于人身损害造成的残疾受害人致使劳动能力部分丧失或者全部丧失,因而,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以后,会减少或者丧失自己的收入。这种损失,是人身......

·上海市杨浦区看守所
      上海市杨浦区看守所地址:杨浦区中原路1101号。来访路线:......


江苏 谢庆斌律师
执业17年
13921104310

浙江 李力律师
副主任律师 法学硕士 执业12年
18667830319

江苏 顾小东律师
副主任 法学学士 
13851782449

广东 张逸律师
副主任律师 
13016625942

浙江 温.律师
副主任律师 法学硕士 执业11年
13052261268

上海 邱国开律师
法学学士 执业12年
13052261268
·岳阳市第一看守所会见预约流程
      岳阳市第一看守所律师现场会见现在需要预约,其他看守所会见不需......

有法律问题?在此提问:
*事发地:
*手机号:
最新法律咨询
·工作期间,被重物砸伤,需要单位理赔,咨询一下我们应该
·我有一个朋友重庆人十几年前因丈夫长期家暴偷偷离家来到
·房屋租赁纠纷,你好律师!我租了间商铺
·现在孵化器方已经用大学生身份证办理了营业执照,办理了
·家人被捕 具体什么事情我不知道 请问要怎么做
·您好,我想咨询一下,醉驾已被拘留,酒精度达到192,会被法判多
·本人驾驶证过期了,要换证,但名下车子还有违章没有处理
·关于业主和物业方面的问题
·我在某某上借款,结果钱没到账,还让我交了保证金,和两
·浴室收容卖淫要坐牢吗,几年,罚款吗?

收藏-转发-分享给朋友
法律知识
中法网www.cnLa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