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破产清算程序有哪些

首页>>法律知识

    上市公司破产清算程序有哪些上市公司破产清算程序:
一、破产宣告
所谓破产宣告,是指受理破产案件的法院对债权人或债务人所在地提出的破产申请,经审查认定后,宣告债务人破产的法律行为。也就是说,法院对破产宣告条件进行审查判断,作出破产宣告的裁定,进行清算程序及其他有关事项的程序。破产宣告是继破产申请、破产受理之后的程序阶段,以破产受理作为破产程序开始的标志,受理后即产生程序开始的效力,但并没有进入实质性阶段。破产宣告是破产程序进入实质阶段的标志,且从破产宣告起不再产生破产程序的中止、回复情况。
企业因经营不善造成严重亏损、无力清偿到期债务,其债权人可以向债务人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债务人破产还债。债权人提此破产申请时,应当提供关于债权数额,有无财产担保以及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有关证据。同时,该企业作为债务人也可以自行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债务人提出破产申请时,应当提交董事会会议关于申请和解或宣告破产的决议、企业财产状况说明书、有关的会计报表、债务清册和债权清册。
债务人确属严惩亏损,不能清偿还到期债务的,而且债务人与其债权人间不能和解或和解无效,由人民法院裁定,宣告企业破产。
公司法》第一百九十条规定,公司被依法宣告破产的,依照有关企业破产的法律实施破产清算。
二、破产公告与申报债权
根据《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人民法院宣告债务人破产应当公开进行,也就是不论法院审理破产案件是否公开,法院在作出破产宣告的裁定时,必须公开进行。应在裁定宣告进入破产还债程序后首先通知债务人和已知的债权人到庭,当庭宣布裁定,债权人、债务人拒不到庭的,不影响裁定的效力。
人民法院裁定宣告企业破产的同时可发布公告。公告是人民法院送达破产宣告裁定的基本形式,是对所有的利害关系人的送达。破产公告一般应当刊登在专门公告刊物上,并进行其他的公告安排,或通过广播、电视进行公告,同时应加盖人民法院的印章。
三、清算组织
人民法院于宣告企业破产一定期限内可以组织有关机关和有关人民成立清算组织,清算组织对法院负责并报告工作。所谓破产清算组织是指破产宣告后依法成立的,全面接管破产企业并对破产企业财产进行保管、清理、估价、变卖、处理和分配它是在法院的指挥和监督之下总管破产清算事务的专门机构。
四、破产财产的界定
破产财产是企业宣告破产时,为了满足所有破产债权人的共同需要而组织管理起来的破产人的全部财产,也即可用于分配给债权人的财产。还可以将破产财产表述为:它是指破产宣告时至破产程序终结的整个期间,归破产管理人占有、支配并用于破产分配的破产人的全部财产的总和。
五、破产债权
所谓破产债权,即指能通过破产程序而得到清偿的债权。具体说,破产债权是指破产宣靠前成立的无财产担保的债权和放弃优先受偿权利的有财产担保的债权。破产宣告时未到期的债权,视为已到期债权,但是应当减去未到期的利息。
六、债权人会议
债权人可以组成债权人会议,通过破产财产的处理和分配方案或者和解协议。债权人会议,是债权人全体参加破产程序的意思表示机关。具体说是根据人民法院的通知或者公告,由破产企业的全体债权人组成的,在人民法院的领导下讲座并决定有关破产的法定的重大事务的临时性机构。债权人会议的职能是要使全体债权人能够作为一个整体,就他们权利的行使与处分作出内同的意思表示,以及为维护他们的共利益而采取必要的行动。债权人会议的设立,不仅使破产程序能够顺利进行,而且给每个债权人参加破产程序平等先例权利提供了保障。
七、和解
所谓和解,是指具有破产原因的债务人,为挽救企业、预防破产、避免破产清算(受破产宣告或破产分配),经与债权人会议磋商谈判,与债权人达成相互间的谅解,他们之间就债务人延期、分期清偿债务或者免除或者部分免除债务人的债务,进行整顿等事项所在地达成的协议,即以让步方式了结债务的协议;债务人与债权人会议达成的这种和解协议以债权人会议通过的和解协议草案是债务人与债权人会议进行和解的起点,它应当具备以下内容:
1、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姓名、名称、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
2、债权的性质和数额;
3、清偿债务的财产来源;
4、清偿债务的办法。
5、 清偿债务的期限。 债务人在和解协议草案时,应当规定清偿债务的期限,如规定清偿债务的开始期和最后期限。如为一次性偿付、应有明确的清偿日期;如分为限期偿付,应分别规定每次清偿的日期。我国法律一面规定和解应当规定清偿还债务的期限,同时还规定,法律没有限定债务人清偿还和解债权的最长期限的,可以由债务人与债权人会议协商确定。
6、确保执行和解协议的措 施。债务人在和解协议草案中,应 当列明其已经采取的确保和解协议执行的措施,或者在其和解协议达成后将采取的措施。
7、债务人财产状况说。债务人在和解协议草案中,应当简明真实地陈述其所在地拥有的财产状况及所在地面临的问题,包括财产的总额、财产的类别、财产分布以及其他可资利用的财产等。
企业法人与债权人会议达成和解协议的,经人民法院认可后,由人民法院发布公告,中止破产还债程序。和解协议自公告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
八、破产财产的处理与分配
破产财产和破产债权确定后,就可对破产财产进行处理和分配。清算人应提出破产处理与分配方案,经债权人会议讨论通过,报请人民法院裁定后执行。
破产财产的分配,标志着破产清算的完成,它是指破产清算人将清理和变价后的破产财产,依照符合法定顺序并经债权人会议通过的分配方案,对全体破产债权人进行平等清偿还的程序。
九、破产终结
破产程序的终结,是指在破产程序进行中,发生终结破产程序的法定原因时,由法院裁定终结破产程序的活动。
以上就是我们整理的内容。有在线律师,如果您有任何的疑惑,欢迎您随时咨询。




⊙声明:本页内容仅代表发帖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侵权或违法违规,请点此举报

⊙相关内容
·破产清算的两种方法分别是什么?
      破产清算的两种方法分别是什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公司由于诸多元婴不能继续经营,就有可能会面临着破产的风险,一旦公司破产并且重组不成功的话,就会面临着破产清算了,而破产清算的两种方法有些人还不清楚,那么就由我们给您解释下这两种方式分别是什么吧。一、破产......

·分公司注销后,原负责人能解除限高令吗?
      被执行分公司已经被批准注销,注销后该公司已不存在,且该公司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该分公司注销后相关权利、义务归于总公司,现分公司已不存在,应当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撤销。案情简介一、贵州省贞丰县......

·破产重整一般几年的执行期
      破产重整一般几年的执行期一、破产重整一般几年的执行期?我国新《破产法》没有规定强制的计划执行期限,而是交由各方当事人通过重整计划协商确定,如果债权人愿意接受一个很长的执行期限,主要合法并且不损害社会或者其他人的利益,法律没有必要禁止。根据我国新《破产法》规......

·、资不抵债不清算破产是否可以?
      、资不抵债不清算破产是否可以?只有当公司解散清算时,发现资不抵债而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时,前者为后者的必要条件。破产清算是指宣告股份有限公司破产以后,由清算组接管公司,对破产财产进行清算、评估和处理、分配。一、资不抵债不清算破产可以吗?(一)资不抵债的内容资......

·六合区知识产权律师
      南京市六合区知识产权律师致力于商标、专利、著作权、商业秘密、版权等知识产权纠纷的解决及理论研究,以及代理假冒商标、侵犯专利、版权等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的刑事辩护。六合区知识产权律师专注于商标注册、商标权打假维权、专利申请、版权登记、复审与......

·常州市第二看守所
      江苏省常州市第二看守所位于常州市,是常州市...关押犯罪嫌疑人的场所。律师提示:常州市看守所不准家属探视,只有律师才能见到犯罪嫌疑人,需要会见、取保候审、申诉减刑、保外就医等法律帮助的,联系律师。★常州市第二看守所相关机构常州市.......


福建 吕超律师
执业11年
13147094815

江苏 王奋永律师
副主任律师 执业14年
13952106950

浙江 温作团律师
副主任律师 法学硕士 执业11年
18667830319

江苏 李乾溶律师
主办律师 法学硕士 
18602573957

安徽 沈培亮律师
法学学士 执业14年
18656084778

江苏 章浩律师
副主任 法学学士 
13115062590
·C某涉嫌合同诈骗罪,指控金额高达1050万,曾莉律师介入后成功改判 成都刑事案件辩护律师
      C某,某建筑工程企业总经理,因涉嫌合同诈骗罪于2016年3月11日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同年3月25日被逮捕。C某犯合同诈骗罪一审被内江市东兴区人民法院判处十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100万。C某本人及家属对一审判决均不服,提出上诉。几经辗转,C某......

·记一起重大涉税刑案的成功辩护词
      一、本案涉嫌单位犯罪,倪某不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应当受到处罚的主体。根据“洛公(经)据同字某号”拘留通知书载明信息,倪某涉嫌我国《刑法》第205条罪名。该条罪名既可以是自然人犯罪也可以是单位犯罪。辩护人查阅了涉案公司的工商档案,涉案的......

有法律问题?在此提问:
*事发地:
*手机号:
最新法律咨询
·我在工地上班包月的多了三十一号。怎么?? l
·孩子的探视权怎么约定更会受到保护
·酒精测试仪吹?1,人被拉到公安局了,一般怎么处理
·车辆保险索赔,我是全责
·去受了工伤鉴定十级伤残,现在厂里车间放假到春节以后,
·土地房屋纠纷
·本人在新疆给个体老板干了两个月多,回来时只给六千,说
·我被冤枉诈骗
·父母离异后,孩子发现自己所归属的一方并未有扶养能力该
·我在现在的工作单位工作了四个月,每天工作时间是早?3

收藏-转发-分享给朋友
法律知识
中法网www.cnLaw.net